立即購買

惹事

豈止莽撞?那是敢於挑戰體制。 《惹事》首篇描寫一個行事似乎稍嫌「魯莽」的年輕人,因釣魚與人發生爭執,以致於推人入魚池的衝突事件。第二篇描寫一名剛畢業且待業的年輕人「豐」,他在日據時代臺灣的背景下,因為不滿日本警察對一名台灣寡婦的不公正對待而挺身而出。這名寡婦被指控偷雞,卻因為證據不足和情況可疑遭受虐待。豐試圖動員村民支持寡婦,反抗警察的欺壓,但當他需要群眾的支持時,卻發現他們因害怕而退縮,顯示出臺灣人在面對不公正時的猶豫和自私。 豐的故事不僅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不公,也凸顯了需要勇敢面對不義的「鱸鰻氣質」— 一種敢於挑戰既有體制的精神。這種精神在賴和的文學作品中被不斷地提倡和描繪,旨在激勵臺灣人不懼怕壓迫,積極爭取自己的權利和公正。 作者簡介 賴和(1894年5月28日—1943年1月31日),原名賴河,又名賴癸河,筆名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孔乙己、浪等,是出身臺灣彰化的作家、詩人、醫師與社會運動者。 受到五四運動與其他傳入臺灣與中國的歐美思想等影響,他致力於臺灣新文學運動、對日本殖民統治的反對運動、對於臺灣社會風俗改革的倡議等社會運動事業。 他是1930年代臺灣文學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並親自培養出許多後續臺灣籍知名作家,對後續臺灣文學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當時,他創立《臺灣民報》文藝欄並擔任主編。楊守愚稱他為「台灣新文藝園地的開墾者」與「台灣小說界的褓母」,並在〈光復慶祝後二日〉中讚譽他為「台灣的魯迅」。曾任新潮文庫主編之林衡哲稱他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曾任新潮文庫主編之林衡哲稱他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來源請求]作家王詩琅在〈賴懶雲論〉評:「事實上,台灣的新文學能有今日之隆盛,賴懶雲的貢獻很大。說他是培育了台灣新文學的父親或母親,恐怕更為恰當」,故賴和也有「臺灣新文學之父」之名。 他也在家鄉開辦醫療機構,並因經常關懷幫助貧窮患者,而被群眾稱為「彰化媽祖」、「華佗再世」、「和仔仙」等。

查看更多
  • 上架日期
    5/3/2024
  • 檔案類型
    EPUB
  • 閱讀方式
    站內閱讀 / 檔案下載
購買書籍
僅餘 9 本
標準版
4.99 USD
  • 0
  • 0
出版
風簷出版
by  Chi Tak
抗世詩話
by  吉士代代子
傷心女孩俱樂部
by  藍藍的天
遙遠的他
by  風簷出版
北韓迷宮
by  Punworks
傷城記

發行版本

  • 標準版

    包括橫、直版的 epub 及 pdf 書檔


區塊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