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chase Now

眾裏尋真—香港2017-2022

全書共135篇文章,三個圖片專輯,絕大部份是《眾新聞》同事拍攝,135篇文章當中131篇是從五年期間已刊登的文章揀選,再經潤飾,文章末列出當日刊登日子,第六章内一篇有關新聞自由排名,是在個人平台今年發表的文章。其餘三篇是特別為《眾裡尋真》而寫。 幾年的文章,今日重新整理,百感交雜。五年的歷程,相信不少香港人不想回望,又未敢忘記、不能忘記。《眾新聞》從走出一小步、逐漸加大步伐,巨浪捲起,我們一班發起人難以與年輕一代一起走下去,心情沉重,在香港最需要有記者的時候,我們無法撑下去,心情沉重、無奈。 紅線無法掌握,評論文章風險難以評估,已登載的文章,是否半年、一年後無問題,便代表無問題、不會有國安人員清晨按門鐘,沒有人能說得準。 香港進入新時代,新聞工作者面對充滿不可知、潛藏著難以估量危險的環境,有的選擇轉行、離開香港,決定留下的,期望傳媒以至整體環境在可見未來,會回復昔日的自由開放、多元包容,並不現實,只能在儘量避險下,做好記者工作,忠於事實,報導應該報導的事,講應該講的話。新聞工作者有一句格言:Truth is the best defence,真相是最好的抗辯;母校浸會傳理學院的格言是Truth is virtue,「唯真唯善」。 《眾裡尋真》是個人的第一本書,是過去五年的香港故事,亦包括入行38年的一點總結,借此感謝一班有心人協助製作、出版,感謝家人、朋友默默支持、感謝已離開的父親、母親、二姊、三哥,在另一個地方對我的祝福。 仍然相信,尋真路上,並不孤單。 寫於2022年9月7日 ——摘自本書P5 自序 作者簡介 楊健興,資深新聞工作者、浸會傳理人、《眾新聞》創辦人之一及主筆,現為大學新聞系兼職講師、英文專欄作者、Youtube「新聞點評」節目主持人。作者從事新聞工作38年,自八十年代起專責報道和分析香港政治與政策,曾任職《南華早報》、《信報》,英文評論網站Voice of Hong Kong (www.vohk.hk) 創辦人。作者亦為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2000-2001訪問學人、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2009-2011)、香港記者協會主席(2017-2021)。 對新聞工作仍著迷,能走多遠走多遠。

nft_details_page_label_table_content

自序 動盪的五年 I. 2017特首戰 梁振英「被放棄」 官到有求膽自細? 劍未出先吃悶棍 特首戰的進退攻防 香港需要一個「眾人」特首 一個傳媒人的另類總結 林鄭先要改變自己 當中央「唯一」非香港人第一選擇 II. 林鄭五年管治 2017:香港這一年 2018:請給一個明年會更好的理由 告別動盪紛亂的2019 告別2020 2021曲終人散 2022是聚是散 [政治篇] 林鄭封習近平為最敬仰領袖 上任一周年 西環離地 中環失魂 換馬越換越紅 大亂才有大治論 李鵬飛對林鄭期望幻滅 押後選舉不公不義 林鄭別了劍橋頭銜 心裡踏實重拾狀態 潘曉穎沉冤未雪 帶領香港做「伸手港」 政府「平常」看待名校退學潮 2020重新出發 2020施政報告交心 「文革式」批鬥政務官 管治抗疫失誤 官員歸咎假消息 胡志偉保釋奔喪風波 林鄭對移民潮沒有看法 泛民不參選也中槍 點票超時 林鄭致歉 民主黨參選議而不決 麥當勞搵雞翼變找麻煩 中聯辦落區同行 語帶哽咽的告別 「貪得意」罰房委 渣馬禁「香港加油」 沒有無緣無故的躺平 梅艷芳電影的憶記和遺忘 新立法會五光十色 聲音一把 建制派表演時間 [政策篇] 土地大辯論變大鬧劇 控拾荒者非人性化 港鐵沙中線失誤 誰要問責? 蚊患和殺人樹事件的啟示 梁振英女兒行李門成照妖鏡 「山竹」天災與人禍 「廢柴」政府廢物徵費難產事件 政府告與不告越來越難懂 教師被開刀 公務員制度加料宣誓 主教山古代建築當作水缸 修訂防賄條例走數 請還伍家朗一個公道 修訂電檢修例反軟滲透 何韻詩演唱會被取消 三年上樓說了等於沒說 [佔中與社運] 佔中三周年:傷口仍在淌血 佔中四周年:港人求變心未變 一宗借港女被殺案擴大移交逃犯事件 反移交逃犯修例烽煙四起 硬推修例撼頭埋牆 百萬人上街 政府怎麼了? 放棄年輕人的香港有未來嗎? 區選港隊大勝國家隊 林鄭向建制派道歉 七一刀襲悲劇的啟示 [疫情] 新冠病毒大爆發 口罩荒 市民心慌 搶購口罩食米廁紙 搶購潮下 港府管治「三失」 港府抗疫未「做好呢份工」 5.3億元檢測帶來正能量? III. 特區二十五年的人和事 吳光正:99.99%認同回歸後生活方式沒變 「飛哥」執政夢破滅 金庸大俠論政 「大Sir」和「華叔」相繼離去 民主黨走在「一國」鋼線上 張曉明、彭定康與香港人情緣迥異 誰令香港濁流滔天 民主黨憑歌寄意 林鄭用銀將心偷 「中環與西環行埋」的遐思 兩個特首命運不同 IV. 「一國兩制」的變與不變 梁振英授勳禮崩樂壞 蔡若蓮喪子之痛事件 「廢紙之都」的啟示 京官越講國教越得人驚 聖誕欄杆風波小事化大 港大向北望 離國際越遠 今日立法會 明日人大? 尋狗啟示:「唔吠得」的狗 有英文名又如何? 川震十年的國情課 憲法與《基本法》關係越講越不明 毒奶粉假疫苗觸目驚心 駐港部隊出動清理塌樹事件 《金融時報》馬凱被「雙禁」 港大民調成為歷史 香港與世界距離越來越遠 留島不難留人難 西九M+上演「中指」大龍鳳 蔡英文:香港的朋友,你們看到了嗎? 誰拆毀「香港製造」金漆招牌? 港大與港台同是特區淪落人 港人往外跑 林鄭叫北上 林鄭平行時空講雙城故事 民主派大拘捕 林鄭葉劉爭逐最佳「攬炒」女主角 香港走具中國特色選舉道路 民主倒退半個世紀 何柱國無緣挑機林鄭 民主派錯在贏了區選 武官治港年代降臨? 香港人對國家和黨的愛與恐懼 教協解散 教協倒下的啟示 奧運公平競技 新選舉公平嗎? 民陣倒下 V. 國家篇 港澳辦四十的疑惑 國家走過改革開放四十年 一面沉重的國旗 1989北京這一天 維園「六四」三十周年這一夜 「六四」三十三周年的一天 國殤之柱無立足之地 VI. 傳媒與言論自由 有線裁員敲起新聞自由喪鐘 港台編輯自主成歷史 城市仍在 論壇不再 《立場新聞》停運 《蘋果日報》百萬銷紙的告別 香港新聞自由全球排148 VII. 眾新聞篇 《眾新聞》的喜與悲 告別的一天 變與不變─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

Show more
  • Published Date
    11/1/2022
  • FIle Types
    EPUB
  • Access Method
    Read online / Download
Purchase books
標準版
13.33 USD
  • 2
  • 2
Publisher
壹壹陸工作室
by 
Dust Dust
by 
Dust Dust
by 
Dust Dust
by 
Dust Dust
by 
Dust Dust

Chain Data